工人日報—中工網(wǎng)記者 余嘉熙 通訊員 王佳寧
每一個失蹤兒童背后,,都是撕心裂肺的家庭悲劇,。 被陰霾籠罩的父母,,用腳步丈量希望與失望的距離,。 幸好,,一束光能到達的地方,,是無窮無盡的,。 正如一位尋親者所說,,總有一個明天會積雪盡消,總有一個夜晚會燈火通明,,到那個時候,,我們抬頭一看,只見每個人手里都舉著火把,。 083089.一串?dāng)?shù)字組成的編號,,平平無奇。在無窮的數(shù)字排列組合中,,很難被人記住,。 只是這串?dāng)?shù)字,幾乎耗光了謝岳的前半生,。3月14日,,在公安局,53歲的謝岳24年來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兒子,。 兒子丟了24年,,謝岳找了24年。 26歲的謝浩南,,1998年11月26日出生,,2001年1月14日失蹤。2025年3月14日,,他回家了,。 數(shù)百萬張印有他兒時照片、編號083089的尋親車貼,,此刻,,終于能被覆上一張新的紅色心形貼紙,上面寫著——“已經(jīng)找到”,。 一個家庭的命運就此改變,,而等待這種幸運降臨的家庭還有很多。 2020年,,來自河南洛陽的馬水峰發(fā)起一項名為“萬車尋親”的公益行動,,將印有失蹤兒童照片和信息的尋親貼紙貼于車身,“拉”著“他們”跑遍大街小巷。 5年間,,來自全國各地的3.8萬余輛車加入其中,,有卡車、房車,,也有私家車,、出租車,還有外賣騎手的電動車,。這項公益行動,,很快得到來自公安等部門的支持,由個人之舉上升為共同行動,。 截至2025年3月底,,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已協(xié)助公安機關(guān)幫助167個尋親家庭走向團圓。 這意味著,,更多像謝岳和謝浩南這樣的尋親家庭,,命運得以改變。他們結(jié)束顛沛流離的尋親生活,,告別漫長煎熬的分分秒秒,,循著光的方向,找到了回家的路,。 馬水峰準(zhǔn)備開著房車參加團圓儀式,。 “淚早就流干了” 聽到那幾個字前,曾慶嬌像往常一樣,,在廣東一家建筑工地打掃衛(wèi)生,。 電話鈴聲突然響起—— “DNA比對成功,你女兒找到了!” 手中的清潔工具滑落,,指甲深深掐進掌心,。電話里,警察的聲音忽遠忽近,,似乎隔著千山萬水,。 曾慶嬌望向工地上那輛貼滿照片的卡車——褪色的車貼上,3歲女兒的笑容正被烈日曬得發(fā)白,。滾燙的淚砸在手機屏幕上,,曾慶嬌放聲大哭,“27 年了”,。 1994年10月8日,,在湖南湘潭一間書店里,年僅3歲的陳貴萍被一名陌生男子帶走,。曾慶嬌和家人找遍湘潭的街頭巷尾,,女兒音訊全無,。 又是一個焦灼的夜晚。近乎崩潰的曾慶嬌,,做了一個看似突然的決定——騎上一輛車,,載著一床棉被,,踏上漫漫尋親路,。 每到一個地方,她都四處向人打聽女兒的線索,。 27年間,,曾慶嬌跑壞了4輛摩托車,足跡縱橫跨越江西,、廣東,、四川、重慶等地,,甚至遠赴泰國,。 她的雙腳,踩在地上只有方寸大小,。而她的行程累計超過60萬公里,,可繞地球赤道轉(zhuǎn)至少15圈。 尋女路上,,她耗盡所有積蓄,,還背上了20多萬元的外債。 一個個漫長冬夜,,她在橋洞里鋪上塑料膜,、蓋上棉衣,煎熬著睡去,。 曾慶嬌曾多次收到疑似女兒的消息,,每一次都是滿懷希望而去,失望而歸,。甚至有人以虛假尋親線索為誘餌索要報酬,,她寧愿承受經(jīng)濟損失和情感折磨,也不敢錯過任何信息——這種“寧可信其有”的執(zhí)念,,已將理性判斷擠壓到生存本能的邊緣,。 也許她更怕的是,連騙子都不騙她了,。 2020年秋,,曾慶嬌加入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。她女兒的照片和信息被印在了無數(shù)車輛上,,像她一樣,,跑遍大江南北,。 命運的轉(zhuǎn)折總是在不經(jīng)意間到來。在西安,,一名廣東游客拍下愛心車輛的照片并分享到社交媒體,,一位網(wǎng)友提供了關(guān)鍵線索。 經(jīng)公安機關(guān)調(diào)查核實,,最終確認陳貴萍被拐到了廣東潮州,,那個曾慶嬌找尋過多次的地方。 2021年6月10日,,隨著“萬車尋親”志愿者的房車緩緩駛?cè)肷鐓^(qū),,57歲的曾慶嬌被人群簇擁著,局促地搓著雙手,,鬢角青絲已成白發(fā),,腰身也不再挺拔。 車門緩緩打開,,一個年輕女子的身影映入眼簾,。 曾慶嬌心跳加速,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,。 相擁的那一刻,,沒有嚎啕,沒有暈厥,,這位母親反復(fù)摩挲著女兒的臉,,“找了27年,淚早就流干了”,。 盡管遠隔27年的記憶已經(jīng)非常模糊,,但陳貴萍發(fā)覺,血脈相連的感覺異常真實,。 這次重逢,,成為母女二人新生活的起點。陳貴萍回到老家湘潭與母親共同生活,,曾慶嬌則將家中恢復(fù)成女兒3歲時的模樣,。 她說,“我要再陪女兒長大一次”,。 馬水峰為愛心車輛貼尋親車貼,。 從甘孜州出發(fā) 雷澤寬站在橋邊,皺紋深深淺淺地刻在他的臉上,。 他低頭盯著手中那張已經(jīng)泛黃的照片,,照片上的孩子笑得天真無邪。那是他唯一的希望,,也是他心中永遠的痛,。 風(fēng)吹過,,照片一角輕輕顫動。他緊緊攥著照片的手指關(guān)節(jié),,因太用力而發(fā)白,。 這是電影《失孤》中的一個片段,劉德華飾演的主人公雷澤寬騎行數(shù)十萬公里,,風(fēng)餐露宿,、艱難尋子。這個場景,,刺痛了無數(shù)觀眾的心,。 “也像一根刺扎進了我的心里,。”馬水峰覺得,,自己該做點什么。 2016年某天,,馬水峰在網(wǎng)上無意間瀏覽到一則尋子信息,。這則信息尋找的是一個名叫石曉玉的女孩,失蹤時還不到3歲,。 “我家閨女和她年齡差不多大,,不敢想她的父母會是怎樣的心情。”從這天起,,馬水峰開始主動聯(lián)系尋親家長,,建立微信群、印發(fā)尋親服,,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提供幫助,。 “他就是愛瞎折騰,也不嫌累,。”按照周圍好友的說法,,馬水峰是個少見的“擰巴人”,如果沒有參與尋親公益行動,,他的日子會比現(xiàn)在“滋潤”得多,。 早在十幾年前,在山西太原,、河南南陽一些建筑工地擔(dān)任勞務(wù)公司負責(zé)人的馬水峰幾經(jīng)打拼,,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(xiàn)財富自由。2019年,,生性灑脫的他買來一輛房車,,工作之余穿梭全國各地旅游,引得不少朋友羨慕,。 2019年8月底,,馬水峰經(jīng)川藏北線前往珠穆朗瑪峰自駕游,,行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附近時,偶遇了兩個窘迫的男人,。 他們背著行李和被褥,,蹲在路邊啃饅頭,就著刺骨的冰川水,。在海拔數(shù)千米的雪山上,,兩人的臉和嘴唇被凍得發(fā)紫,鞋子因長期行走破舊不堪,,兩三根腳趾隱約可見,。 單薄泛黑的衣服上,孩子的照片異常醒目,。 原來,,這是兩位尋子的父親。他們是甘孜州周邊地區(qū)的居民,,在尋子途中相遇,。 馬水峰立刻拿來儲存的食物,并決定載他們一程,。車內(nèi),,兩位父親含淚訴說著3年來走南闖北、跨越十幾個城市的尋親歷程,。碰到馬水峰的數(shù)月前,,他們聽說川藏北線公路沿線村落或有乞討兒童的消息,于是徒步趕來,,將餐費與車費盡數(shù)省下,。 他們有時也會覺得,路啊,,好像永遠沒有盡頭,。 就像孫海洋的女兒孫悅在《回家:14年又57天》一書中寫到的,“這個城市里有那么多十字路口,,那么多方向,,方向之外又延伸出無數(shù)的方向。出了這個城市,,還有那么多個大大小小的城市,,那么多高山、河流,、田野,,那么多我聞所未聞的遙遠村落”。 …… 這次偶遇后,一個大膽的想法在馬水峰腦海中誕生,。 “車子在各地跑來跑去,,跟流動的‘信息站’一樣,比人顯眼多了!要是能帶著這些孩子的照片跑遍全國,,說不定能發(fā)現(xiàn)些有用的線索呢?” 不久后,,馬水峰將這輛不大的房車從頭到尾、從上到下貼滿失蹤兒童的照片和信息,,北上南下,,一路輾轉(zhuǎn)。 白天,,車輪在公路上飛馳,,載著尋親家庭的希望;夜晚,疲憊的鼾聲響起,,車身上的照片,,在月色中泛著微光。 5年間,,馬水峰的房車駛過20多個城市,,行程突破20萬公里。 馬水峰(右),、肖振宇(中)及志愿者(左)。 “這娃娃我見過” 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,,越來越多的人趕來了,,車也一輛接著一輛多起來了。 3月24日,,一位私家車主特意繞道至河南南陽,,讓馬水峰為自己的愛車貼上尋親車貼。 噴水,、擦拭,、張貼、刮平……馬水峰手持特制刮板,,小心翼翼地將幾張尋親貼紙粘貼在車門與車尾附近—— 這是經(jīng)過反復(fù)驗證的 “黃金位置”:既不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,,保障行車安全,又能最大限度地讓貼紙暴露在公眾視野中,。 粘貼時,,馬水峰仔細撫平貼紙的每一個邊角,確保平整,、牢固,。貼紙上,“杜后琪”三個字尤為熟悉——這個男孩失蹤于2011年,,照片已隨房車走過數(shù)十萬公里,。 5年來,,這樣的場景在加油站、物流園區(qū),、高速服務(wù)區(qū)反復(fù)上演,。 外賣騎手將啟事貼在電動車尾箱,網(wǎng)約車司機把尋親照片貼在車尾,,私家車主要走一沓車貼四處分發(fā),。在擁有43.2萬粉絲的“@萬車尋親 馬水峰”賬號評論區(qū),留言一條接著一條: @老兵不老:“我是開廣告公司的,,平時有很多邊角料可以用來做車貼,。希望能幫上忙!” @滿目星辰:“我的是小車可以貼4張,怎么領(lǐng),,愿意郵費自理,。” @在路上:“我一年開著貨車在全國來回跑,說不定會有點線索,。” …… 截至今年3月底,,38759輛車加入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,其中卡車占比約60%,,私家車占比約30%,,還有房車、出租車,、外賣騎手的電動車,,等等。 數(shù)據(jù)在寂靜中奔涌,。據(jù)河南南陽警方估算,,一輛貼滿尋親信息的卡車,可觸達50萬人次視線,,3.8萬余輛車單日可覆蓋約800萬公里——足夠繞地球赤道200圈,。 “‘萬車尋親’是一場‘場景化觸發(fā)行動’。”河南省社會科學(xué)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劉蘭蘭認為,,車輛流動性強,、覆蓋范圍廣,且在高速公路,、物流園區(qū)等特定場景中,,司機、旅客,、工作人員往往處于信息接收敏感期,,更容易留意到異常線索。 “心理學(xué)研究顯示,視覺信息記憶留存率比文字高 65%,。‘車貼’這一簡單有效的方式,,將原本冰冷的失蹤信息轉(zhuǎn)化為具象的人臉沖擊,形成獨特的情感動員機制,。”劉蘭蘭說,。 一束光能到達的地方,是無窮無盡的,。 2023 年5月的一天,,河南安陽的貨車司機王志剛在青海某服務(wù)區(qū)加油時注意到,車旁一位老人正緊緊盯著車身上的尋親照片,。 突然,,老人驚呼:“這娃娃我見過!” 王志剛立刻意識到,這可能是一條重要線索,。后經(jīng)警方核實,,老人見過的孩子,正是失蹤5年的湖南被拐兒童小杰,。 “我跑車是為了謀生,,但現(xiàn)在覺得,車輪上馱著的,,也許就是一個家庭的幸福,。”王志剛感慨。 自那之后,,王志剛不僅自己貼,,還鼓勵同行的卡友貼。不大的駕駛室里常年摞著一沓厚厚的車貼,,誰感興趣、有意愿,,他就趕緊拿出來,,讓人拿去貼車上。 團圓儀式上,,尋親家庭為志愿者贈送錦旗,。 “分內(nèi)的事” 2025年2月11日,農(nóng)歷正月十四,,河南南陽,。 馬水峰的房車難得沒有奔波在路上,而是在河南省南陽市公安局對面的空地上駐扎了一個星期,。 7天前,,農(nóng)歷正月初七,馬水峰從老家洛陽出發(fā)直奔南陽。他要趕在春節(jié)后首個工作日,,見到南陽市公安局民警肖振宇,。 兩人的交集始于另一個尋親故事。 2022年1月10日,,河南開封37歲的楊登峰,,找到馬水峰求助。這個初中輟學(xué),、輾轉(zhuǎn)多省打工尋親的男子,,給出3個模糊線索: 親生父母愛吃“麻食”;把“我”念作“餓”(音);家鄉(xiāng)的模糊發(fā)音。 因為妻子是西安人,,馬水峰發(fā)現(xiàn)“餓”(音)聽著像是陜西方言,。他隱約有了思路,但陜西這么大,,找一個人如同大海撈針,。 電話在不久后接通肖振宇。 “能幫楊登峰找家人嗎?” “分內(nèi)的事,。” 犯罪偵查支隊辦公室,,肖振宇放下案卷。DNA采樣,、數(shù)據(jù)比對,、跨省協(xié)查——同年2月15日,陜西省咸陽市永樂鎮(zhèn)一對夫婦的血樣與楊登峰匹配成功,。 認親儀式現(xiàn)場,,楊登峰攥住馬水峰和肖振宇的手,30多年的漂泊化作兩行熱淚,。 時間回到2025年2月11日,。 南陽市公安局里,尋親電話一通接著一通,,肖振宇左手握著發(fā)燙的手機,,右手不停敲擊鍵盤。身后的椅子上,,錦旗堆成一座小山——每面旗背后,,都意味著一次尋親成功,都藏著一個家庭的半生離合,。 作為南陽市公安局犯罪偵查支隊的一名民警,,自2017年起,肖振宇在本職工作之余開展公益尋親,。依托“南陽微警局”平臺,,肖振宇尋親工作室成立,。民警利用互聯(lián)網(wǎng)和刑事技術(shù),為全國離散家庭提供公益尋親服務(wù),。 8年,,2000多個日夜。 尋親工作室的數(shù)據(jù)庫滾動著數(shù)億條線索:鄉(xiāng)音,、食物,、地標(biāo),等等,。民警將科技手段和傳統(tǒng)偵查方法結(jié)合,,利用大數(shù)據(jù)研判比對,已幫助2000多個家庭團圓,,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2個省份以及美國,、越南等10多個國家。 “馬水峰和志愿者們做的是實實在在的好事,。”肖振宇說,,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是一個收集尋親信息的好切入口,能調(diào)動更多民眾參與到尋親隊伍中來,。 引擎再度轟鳴,。西安、洛陽,、太原,、南陽、鄭州……馬水峰和肖振宇馬不停蹄,,緊鑼密鼓地推進尋親公益行動。 有人問,,何苦呢? 這對警民搭檔相顧一笑,,并不多言。 后視鏡里,,貼滿尋親照片的車輛,,匆匆穿過秦嶺,駛向遠方,。 “他為99個孩子的回歸鼓了掌” 這天,馬水峰的房車停在了連霍高速出口旁,。不遠處,,“萬車尋親公益發(fā)起基地”的牌子十分醒目。鑰匙插在門鎖上——至今,,這里已接待40多位尋親家長留宿,。 推開門,,錦旗層層疊疊掛了半面墻,這也只是一小部分,。墻角堆著成箱未拆封的車貼,,有的是企業(yè)剛捐贈的,有的是打包好準(zhǔn)備郵寄的,,還有的是準(zhǔn)備在高速服務(wù)區(qū),、物流園區(qū)宣傳張貼的。 “我本身就是一位母親,,當(dāng)然不會袖手旁觀,。”南陽市樺林視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負責(zé)人葉靜,已和馬水峰成為老友,。 2024年,,她作為愛心企業(yè)代表之一,特地安排司機和車輛,,載著尋親的孩子在四川南充及云南紅河兩地與親人重逢,,并分批次捐贈超過10萬張的尋親車貼。 “我是一名退伍軍人,,和妻子看到‘萬車尋親’的事跡后,,既感動又心痛,只想趕緊出一分力,。”河南鄭航廣告制作有限公司負責(zé)人高鵬飛,,也曾多次參與尋親公益行動。 “空間大,、租金便宜,,又臨近高速口,方便尋親家長們快速找到,。”馬水峰說,,公益基地設(shè)有3間宿舍,廚房,、淋浴間,、衛(wèi)生間等一應(yīng)俱全。 “鑰匙一般就插在門上,,或者放在門口的腳墊下,,大門上還貼有我的電話號碼,所有物品免費供尋親者使用,,希望能為他們提供一個臨時避風(fēng)港,。” 基地現(xiàn)有3名長期志愿者,負責(zé)收取郵寄尋親車貼,、搜集尋親信息,、對接尋親家庭等工作,。馬水峰每月會給志愿者發(fā)放2000~3000元的生活補助。 志愿者楊佳一的本職工作是銷售培訓(xùn)講師,,工作之余,,她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尋親志愿服務(wù)上。“除了幫別人,,我也想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,。他們是我的根。” 身份證年齡為37歲的楊佳一,,至今未找到親生父母,。和她一樣渴盼團圓的尋親者,,還有很多,。 作為電影《親愛的》原型中唯一還未找到孩子的父親,杜小華在尋子的14年里,,生活仿佛被按下暫停鍵,,唯一的目標(biāo)就是找回自己的兒子杜后琪。 杜小華記得,,自己第一次把兒子的照片貼到愛心車輛上時,,雙手止不住地顫抖。在漫長的尋親歲月里,,他親手將兒子的照片貼過上千輛車,。 2022年,根據(jù)“萬車尋親”志愿者提供的線索,,杜小華和另一名尋親者前往河北一個小村莊,。為了不打草驚蛇,他們喬裝打扮成租房建廠的商人,,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村里的一舉一動,,潛伏了整整18天。 他沒有找到自己的兒子,,但協(xié)助警方成功解救兩名被拐兒童,。 “找到別人的孩子,就離我的孩子更近一步,。”杜小華這么說,。 可也有人說,“他為99個孩子的回歸鼓了掌,,卻沒有等到一句爸爸”,。 未抵達的家書 “你們貼的照片是我!我現(xiàn)在生活得很好,為什么要揭我的傷疤?” 某個暴雨夜,,馬水峰接到一通電話,,聽筒那邊是憤怒的咆哮和指責(zé)。 雨水正沖刷著車貼上那張青澀的臉,。最終,,馬水峰在數(shù)據(jù)庫中刪去了那張照片,并在照片旁加了一行小字:“這棵小樹已找到自己的森林,,此頁存檔,。” 為避免爭議,志愿者團隊在篩選失蹤兒童照片時采取嚴格審核機制:只使用公安機關(guān)備案且家屬同意的照片,,確保公開尋親信息的合法性及合理性,。 一旦孩子被找到,志愿者會立即在車貼上覆蓋“已經(jīng)找到”標(biāo)識,,并從數(shù)據(jù)庫中刪去信息,,盡可能減少對孩子后續(xù)生活的影響。 “你就是一個騙子,,借著公益的名頭斂財而已!” “你炒作是為了出名嗎?” “滾出我們XX!” …… 誤解,、質(zhì)疑、威脅……5年來,,馬水峰和志愿者們已經(jīng)習(xí)以為常,。“我干的是正義的事,走的是光明大道,,有啥可怕的?” 但為保障人身安全,,志愿者團隊有一套完善的安全培訓(xùn)制度,也明確強調(diào)“只傳遞信息,,不介入調(diào)查”,。 “所有線索都會直接移交警方,由專業(yè)的執(zhí)法人員進行處理和甄別,。我們作為一個民間公益組織,,最重要的是收集信息,這樣也能避免給公安機關(guān)惹出其他麻煩,。”馬水峰說,。 隨著加入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的愛心車輛越來越多,貼紙需求量激增,。原本穩(wěn)定的貼紙供應(yīng)出現(xiàn)了缺口,,志愿者們也為后續(xù)的工作感到擔(dān)憂。 馬水峰掰著手指算起成本,,“大車貼紙”尺寸為 0.4m×0.9m,,每張含5名兒童信息,市場價約13元/㎡,,一輛卡車能貼20張左右;“小車貼紙”尺寸為 0.3m×0.4m,,每張含3名兒童信息,,市場價約13元/㎡,私家車可貼20 張,。僅貼紙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,。 有時,馬水峰會愁得整夜睡不著,,“把一件你認為對的善事持續(xù)做下去并且干好,,真的不容易”。 不少人勸他接受企業(yè)捐款,,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,,“一旦涉及資金,信任就可能崩塌”,。 馬水峰說,,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遵循“零資金原則”,志愿者團隊不接受任何現(xiàn)金捐贈,,但社會愛心企業(yè)和人士可以直接捐贈貼紙,,這也是團隊唯一接受的捐贈形式。 “車貼僅僅是一張紙嗎?” “那關(guān)系到千千萬萬個孩子的命運,。只要有一絲希望,,我就不會停。”馬水峰說,。 是啊,,這些貼紙,會隨著車身顛簸,、風(fēng)侵雨打而卷邊,、褪色,但總有人小心地撫平它們,,像在修復(fù)一封被淚水打濕的家書,。 (本版照片均為工人日報—中工網(wǎng)記者余嘉熙攝) ( 編輯:ycl ) |
流動的“光”照亮回家的路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5-04-03 打印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