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收一條煙,、一盒茶,、一包土特產(chǎn),、一個微信紅包開始,,從吃一頓飯,、喝一場酒陷入……個別干部因不能廉潔自律,,不能防微杜漸,,一步步蛻化為“蛀蟲”“碩鼠”,。“微腐敗”看似不起眼,,危害卻不小,,帶壞了社會風氣,損害了干部的形象,。
有的干部認為“微腐敗”“微”不足道,,覺得小吃小喝不算啥、小拿小要沒什么,。其實不然,,“微腐敗”搭人情幌子,行賄賂之實,,更容易使人心理產(chǎn)生誤區(qū),,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犯錯。“微腐敗”往往發(fā)生在群眾身邊,,與群眾近在咫尺甚至“朝夕相處”,,群眾看在眼里、厭在心里,。“微腐敗”具有傳染性和誤導性,。有的干部嘗到第一次腐敗的甜頭,往往一發(fā)不可收拾,,就會有第二次和更多次,。有的干部看到別人請客收禮沒啥事,自己也放松了警惕,。
治理腐敗,,“老虎”要打,“蒼蠅”也要拍,。必須無“微”不“治”,,常打“預防針”,保持“零容忍”,。廣大群眾要打起精神,,擦亮眼睛,不當“吃瓜群眾”,,積極監(jiān)督舉報,。有關部門要抓早抓小,,常抓常治,殲滅“蠅貪蟻腐”,,凈化基層政治生態(tài),,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(fā)展。
( 編輯:賀亞寧 ) |
“微腐敗”也須“零容忍”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18-09-04 打印
